山西省环保厅11日传来消息称,该厅对2012年第一季度重点企业超标情况进行了通报,30家企业因废气废水超标排污不仅受到经济罚款,而且污染企业的绿色信贷将受影响。
目前,以企业为中心的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在我国尚未完全形成。而我国一些企业把规模效应看作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唯一手段,很少考虑环境污染带来的灾难:为降低生产成本,对治污缺乏必要的投入。
归根到底,以往我国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环境污染大但生产成本较小,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风险太大,企业技术力量又不够,因此导致大量制药企业拥挤在低端领域盲目竞争。这些地区水源充足、人力成本低、污染排放标准也相对较低。都是制约我国制药业健康发展的关卡。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以及开发大东北战略的实施,借助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以粮食深加工为主的发酵类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四川、宁夏、内蒙古等地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向东北地区扩展。如今,这种宽松环境一去不返。
另一方面,通过药品生产企业换证及认证等制度,逐步淘汰生产条件差、污染重的小型企业。国外把污染较大的原料药转移到中国,跨国制药企业注重产品研发,我国制药企业却生产污染严重的低端产品,这使得制药行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高管、生产运营和职能类岗位人才则普遍因为不适应企业文化和领导风格而离职。
业务拓展和职能支持岗位人才普遍因为薪酬过低离职。传统的煤电油气领域不在本次调研的范围内。这是5月9日,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商东方慧博发布的《能源环保行业人才市场薪酬状况调研》报告表示的。2012年,随着大量企业组织的涌入,能源环保行业的竞争度增强,原本就已稀缺的人才供给面临诸多挑战。
如果将企业文化与管理分拆为领导风格和企业文化,则位居能源环保业中高级人才流动原因前四位的依次是没有个人晋升空间、薪酬过低、不适应领导风格和对企业文化不适应,其中没有个人晋升空间占较绝对大比重,占总调查量的58.63%,其他依次为18.90%和8.49%,8.22%。没有个人晋升空间是直接导致能源环保行业中高级人才流动的首要因素。
2011年,东方慧博发布行业内实证调研报告《2011能源环保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调研报告》,从企业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操现状、行业人才市场活跃度、企业最关注的员工关键素质、行业内急缺人才类型等方面进行调研。现场实施和技术研发设计岗位人才普遍因为没有个人发展空间离职。报告提示,能源环保行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着重对中高级人才的晋升激励机制建设,建立多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62.47%的被调查者认为高于目前水平的薪酬是自己重新选择工作的首选因素,而现场实施类岗位在个人晋升发展的选择上排名第二位,与其它岗位的排名顺序不同。
能源环保行业企业整体培养机制比较健全,但节能企业在这方面的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普遍因为薪酬过低、不适应企业文化和领导风格而离职。慧博研究院院长胡爽雨女士表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普遍因为没有个人发展空间而离职。调研发现,能源环保行业中高级人才离职因素在企业类型、岗位性质方面的差异性特征显著
有证据显示,2800年前太阳活动的减少持续了200年。《每日邮报》称,如果科学家们的研究是正确的,那么新的太阳活动极小年将对地球气候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地球急剧变冷,从而推翻了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预言。
而德国科学家日前指出,这种现象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并且可能很快会再次出现极寒气候。最新研究2800年前地球变冷是因太阳活动减少希腊诗人荷马在其史诗《奥德赛》中曾记载,距今2800年前,地球曾经历了一轮突然的气候变冷。
德国GFZ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研究了位于德国的玛珥火山湖的沉积物后,找到了直接的证据,足以证明当时太阳进入活动极小年,导致了气候的突然变冷。不过,目前的共识仍然是,人类对石化燃料的使用导致数十亿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当时美国天文学家杰克-艾迪注意到,历史气象记录与同时期的太阳活动记录有密切的关联。地球温度降低0.1摄氏度,意味着更多的疾病、能源消耗及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增加,其影响不容小觑。延伸阅读太阳情绪与地球气候关系早就有人注意实际上,有关太阳的情绪和地球气候的关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注意。研究人员表示,现有证据能够在太阳与气候变化之间建立联系,并且精确到100年的尺度。
布劳尔通过对湖底沉积物的分析,发现气候的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联,从而精确地推导出短期的气候变化。据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德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由于太阳可能进入活动极小年,地球不但不会变暖,反而会变冷,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德科学家发现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关,称太阳将进入活动极小年 极寒气候将到来,太阳不活泛地球要变冷?在全球变暖成为人们的共识的今天,有科学家却提出了相反的理论。GFZ研究所的布劳尔博士指出,2800年前,欧洲大陆上温度急剧下降,湿度升高,以及多风等现象正好与当时太阳活动的减少有关。
太阳活动极小期,地球到底会有多冷?专家指出,在近千年中4个太阳活动极小期均与冷期相对应。这在北半球尤为明显,但是在南半球有时也有明显反映。
科学推断太阳将进入活动极小年 冰河世纪将到来科学家们进而怀疑,当前太阳活动的频繁,如太阳黑子和太阳风暴的频发,可能就是太阳即将进入活动极小年先兆,而随之而来的,甚至可能是类似冰河世纪的极寒气候。报道指出,300多年前,太阳的类似变化曾导致了一个小冰河世纪。当时,伦敦泰晤士河的河冰普遍达到约30厘米厚,数千人由于庄稼被冻死而遭遇饥荒。关于太阳活动能否如此明显地影响地球气候的争论一直存在。
资料表明,4次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温度比平均温度偏低0.4至0.5摄氏度。艾迪发现,安静的太阳与气候寒冷有关,而频繁的活动则与温暖气候有关
太阳活动极小期,地球到底会有多冷?专家指出,在近千年中4个太阳活动极小期均与冷期相对应。而德国科学家日前指出,这种现象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并且可能很快会再次出现极寒气候。
报道指出,300多年前,太阳的类似变化曾导致了一个小冰河世纪。延伸阅读太阳情绪与地球气候关系早就有人注意实际上,有关太阳的情绪和地球气候的关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注意。
不过,目前的共识仍然是,人类对石化燃料的使用导致数十亿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最新研究2800年前地球变冷是因太阳活动减少希腊诗人荷马在其史诗《奥德赛》中曾记载,距今2800年前,地球曾经历了一轮突然的气候变冷。关于太阳活动能否如此明显地影响地球气候的争论一直存在。这在北半球尤为明显,但是在南半球有时也有明显反映。
科学推断太阳将进入活动极小年 冰河世纪将到来科学家们进而怀疑,当前太阳活动的频繁,如太阳黑子和太阳风暴的频发,可能就是太阳即将进入活动极小年先兆,而随之而来的,甚至可能是类似冰河世纪的极寒气候。艾迪发现,安静的太阳与气候寒冷有关,而频繁的活动则与温暖气候有关。
《每日邮报》称,如果科学家们的研究是正确的,那么新的太阳活动极小年将对地球气候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地球急剧变冷,从而推翻了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预言。当时美国天文学家杰克-艾迪注意到,历史气象记录与同时期的太阳活动记录有密切的关联。
资料表明,4次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温度比平均温度偏低0.4至0.5摄氏度。GFZ研究所的布劳尔博士指出,2800年前,欧洲大陆上温度急剧下降,湿度升高,以及多风等现象正好与当时太阳活动的减少有关。